2018年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39834元,比上年增加2130元,名義增長5.7%,增速與2017年持平。扣除物價因素,2018年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3.6%。
分行業門類看,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55163元,金融業45113元,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4883元,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.4倍、1.1倍和1.1倍。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農、林、牧、漁業32272元,文化、體育和娛樂業34905元,居民服務、修理和其他服務業37219元,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81.0%、87.6%和93.4%。
從增長速度來看,年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教育,居民服務、修理和其他服務業,房地產業,增長率分別為16.5%、16.2%和16.1%。增速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水利、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,批發和零售業,文化、體育和娛樂業,增長率分別為-3.4%、-2.0和-1.9%。全部18個行業門類中,有9個行業的平均工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附注:
1.指標解釋
(1)單位就業人員:指在本單位工作,并由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員。
(2)工資總額: 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(季度或年度)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就業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。包括計時工資、計件工資、獎金、津貼和補貼、加班加點工資、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。
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,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個人所得稅、社會保險金、住房公積金等個人應繳納部分。
工資總額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,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,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范圍。
(3)平均工資:是指在報告期內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。計算公式為:
2.統計范圍
根據國家統計局頒布的《關于劃分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的規定》,在工資統計調查中的私營法人單位主要是指:在內資法人單位中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,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,包括按照《公司法》、《合伙企業法》、《私營企業暫行條例》規定登記注冊的私營有限責任公司、私營股份有限公司、私營合伙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。
私營獨資企業是指按《私營企業暫行條例》的規定,由一名自然人投資經營,以雇傭勞動為基礎,投資者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。
私營合伙企業是指按《合伙企業法》或《私營企業暫行條例》的規定,由兩個以上自然人按照協議共同投資、共同經營、共負盈虧,以雇傭勞動為基礎,對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。
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是指按《公司法》、《私營企業暫行條例》的規定,由兩個以上自然人投資或由單個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。
私營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按《公司法》的規定,由五個以上自然人投資,或由單個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。
3.調查方法
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《企業一套表統計調查制度》和《勞動工資統計調查制度》,對城鎮私營單位工資統計采用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法。
4.行業分類標準
工資統計的行業分類標準按照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》(GB/T4754-2017)執行。
5. 由于城鎮私營單位的公共管理、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業,主要是一些小的區域性行業協會,如寺廟管理委員會、種植養殖協會等,調查樣本量小,代表性不足,故未在表中列示。